乐虎网站_河北涉县退耕还林工程依靠科学管理出实效
发布时间:2024-10-05 人浏览
本文摘要:河北省林业局涉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,通过科学规划、精心施工、规范管理,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,主导产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,实现了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。
河北省林业局涉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,通过科学规划、精心施工、规范管理,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,主导产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,实现了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。一是科学规划,规模发展。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初,县委、县政府就提出了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依托,建设全国核桃第一乡的奋斗目标,规划了“535”发展框架,即建设5个核桃万亩片,30个核桃千亩片,500个核桃百亩园,建成连接城乡、辐射全县的核桃产业基地。
截至2006年底,全县已栽植核桃9万亩,培育核桃专业乡8个,核桃专业村60个,核桃总面积达到19万亩。二是突出重点,示范带动。选择面积较为集中的南池、岭底、固新、上下温、白泉水作为核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,县政府在资金、技术、物质方面给予优先支持,立足高起点,高标准,建设县级核桃优种化、集约化示范园区。
目前,涉县的核桃标准化生产园已发展到40个,总面积达4万余亩。县政府连续三年对示范园区无偿提供化肥1200吨,协调水利、交通部门进行水利设施及园区道路建设扶持。三是模式创新,效益引导。为了提高退耕农民近期收入,涉县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,开展立体种植,提高经济效益,先后试验推广了林苗、林药、林椒等多种间作模式,使退耕地平均每亩增收800元以上。
其中核桃—花椒间作,已成为该县立地条件较差的坡耕地广泛推广的一种主要模式。四是规范建档,微机管理。涉县在完善县、乡、村三级建档的基础上,从2005年开始,对历年退耕涉及的10.6万亩面积、254个行政村、8万多退耕户进行重新复核,由专人审阅后全部输入工程专用微机,利用统一程序进行规范管理,使历年工程一目了然地呈现在面前,操作更简便,运行更规范。
五是落实政策,严格兑现。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以存折的形式兑现退耕还林补助,县政府组织林业、财政、银行等部门召开协调会,明确分工,落实责任,由林业部门进行台账面积复核,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,银行部门负责存折登记、资金兑现。各部门分工明确,运作协调,有效防止了截留、挪用资金现象的发生,退耕还林真正成为了涉县的惠民工程、富民工程。
本文来源:乐虎lehu唯一官网-www.cqpk1.com